目的地:轿子山 人数:4人 时间:11月14日、15日
出行准备:轿子山虽然是离昆明最近的一座雪山,但长久以来,因为路况很差而乏人问津,导致它在世人心目中闻者多,去者少。我们确定了新路线大概2.5~3个小时的车程,出发前,还电话订了四方景“轿子山庄”一夜的住宿,标间480元/间,据说是准四星。
【11月14日】
10:22 我们驾车从普吉北三环的轿子山景区旅游专线入口算起,经普吉-厂口-散旦-款庄-倘甸-转龙,约3小时后,到达轿子山。
专线不收过路费。开出昆明约50公里,遭遇尚在最后施工中的马过河大桥。此桥高180米,凌空跨度756米,远远望去,颇为雄伟。由于尚未通车,我们只能从桥下崎岖的山间土路绕行,硬是花了半个小时。余下路段皆很通畅。
13:30 进入景区,到达四方景游客服务中心,这里地势相对开阔。门票全价40元/人;60~69岁凭有效证件半票,70岁及以上免票。我们被告知,必须将车停在此处,乘坐景区的摆渡车,票价是30元/人(往返)。
15:20 摆渡车到下坪子。这是摆渡终点站,也是索道的起始站。这里,才是真正的游览区域。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绵绵密密的山幕,可以想见在水源充足的季节,山水汇集从这山幕上倾泻而下,势若万钧,形成无数飞溅的瀑布、溪流。四周冷杉林立,杜鹃,箭竹交映,不时有几只巨大黝黑的乌鸦从林子里飞出。导游说这里的杜鹃花比碗口大,二三月份就开了,花期一个月左右,依次开至山顶。
这儿有一处看上去相当有趣,叫做花溪草庐,盖成一间间木屋,隐在箭竹林里,门前就是溪水流过,景色十分靠谱。因为赶着上山,我们决定第二天再来打听。
索道-大黑箐-花溪-飞来瀑布-莲花瀑布-天来瀑布-月牙岩-精怪塘--神田-木邦海-天池-傲骨林-神庙遗址,再往一线天回到索道终点站的大黑箐,我们一下午游完了一个“大中环”,行程大约八九公里。
下山回到轿子山庄,已是19点多——我们刚好错过最美的晚霞。据说,这里是全球十大最佳观赏晚霞的地点之一。
在游客中心餐厅悠悠地吃过晚饭,往山上走两三百米,便是我们入住的轿子山庄。服务员已经提前帮我们把电热毯打开,很贴心。被子是鸭绒的,壁橱里还有备用毯。
另外,淋浴有电热水器、浴霸、吹风机、还有刮胡刀插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累,这一晚,睡得很舒服。
【11月15日】
08:00 在游客中心餐厅吃免费早餐。
带上一人一份营养午餐(头天就告诉过山庄前台预定):两个小面包+一盒果味酸牛奶+一个白煮蛋。还有两壶红糖姜茶。别怕少,其实,足够了。
然后,坐上摆渡车,出发!
08:50 到下坪子。
花溪草庐一间木屋两户人,每户都配有空调,厚棉被及厚毯子,另有电热毯。卫生间内有木制泡浴桶、电热水器、浴霸,但因海拔高气温低,河流结冰时就无法正常供水,电热水器亦没法用,饮用水、清洁用水及马桶冲水皆由员工另行烧开提供。吹风机需自备,有座机电话,尚未开通网络,有电视。
还是索道上山,今天我们的路线是:大黑箐-月牙岩-精怪塘-神田-轿顶-天台峰-佛光崖-木邦海-天池-傲骨林-神庙遗址-一线天-大黑箐。
17:00 回到游客中心,花了近8个小时,徒步行程约十三四公里。
早了一个小时,由于我们要赶回昆明,不得已,还是错过了晚霞。
【小帖士】
●游客中心总台有POS机,但山上信号不稳定,可能造成刷卡失败,并且要支付相应手续费用,故建议游客现金支付;
●可请当地人做导游,价格是50~100元/天。他们一般聚集在游客中心,但并非景区工作人员。
●红糖姜汤:这个强烈推荐!登山必备良品!用保温瓶一装,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脚下是冰霜,冷风飕飕,喝上一口,高热量,暖洋洋,方能继续登山。
●衣服裤子要能吸汗排汗,舒适便于运动,尽量不是棉的。干燥的天气穿运动鞋,下雨的天气穿防水登山鞋。
●不要戴鸭舌帽,易被山风吹飞。在山上,帽子最主要的功能是“束发”,因为有些山路很陡,如果碎发遮住眼睛,可能不安全。那种软软的能包头的帽子,就很赞!
●墨镜,防紫外线还不是最大的目的,这个要分季节,在处处都是冰雪的地方,墨镜能很好地保护眼睛。
●站立式雨衣。山上夏秋两季雨水多,站立式雨衣必要且方便。
●防晒霜,手套。
●游客中心的餐厅,由世博花园酒店大厨掌勺,味道相当好。
【驴友心得】
最美的景点是哪里?
景点是前人的总结,把它当做一个路标,没有“最美”,满山都是景。我们第一天下山到大黑箐都晚上6点多了,索道关了。大家闷声赶路,太阳下沉的速度快过人下山,落日余晖缓缓映着高大矗立的冷杉。远远传来下坪子“阿细跳月”的音律,来来回回,一遍一遍。四周越来越暗,那种乐声让我第一次明白“若即若离”是什么意思,这种“若即若离”成为前路唯一的线索。那种感觉是震撼的,不愿讲话,生怕错过任何一瞬间。
怎样定义这次旅行?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次朝圣,传说轿子山本身就是彝族的圣山,天池是彝族人心目中的圣池。但实际没有办法定义,定义好像是要去争高下一样。这些山石存在了多少岁月?就这几年人类才有能力有惊无险地站在上面朝四周看一下,这种行为根本没办法去定义一座山,况且是这样一座山。
现在大家都希望能出国去领略国外那种大自然风光,觉得那种自然更纯粹。其实不是自然界的差别,是人和人的差别,现在轿子山大部分游客都来自欧美、日韩,不远万里。但是国人,是否有能力把这份纯净保持住?我们心里都必须有对这座山的尊重,才配领略这座山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