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过云南吗?”“1999年昆明举办世博会的时候去过。”“从’99世博会认识云南到现在,去过很多次了,到过很多地方。”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说起云南,时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世博会,无疑是云南旅游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想当年,’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首次举办全球规模最大、专业级别最高的世界A1级园艺博览会。9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半年内接待943万海内外游客。当年,该旅游区的游客接待量占昆明市游客接待总量的78%。
世博会后,该旅游区作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会会址,永久留在昆明,并成为全国首批4A景区之一。然而,作为一个主题公园,随着观光型旅游产品老化、市场吸引力逐渐下降等原因,世博园出现游客量下滑、收入减少等情况。
2009年,昆明世博新区被列为我省4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之一,而世博园是其中一部分。该旅游区抓住机遇,想方设法转型升级。“昆明世博园变了!”游客们感慨。
这正是该旅游区管理者的心愿。他们希望世博园越变越美,跻身我国最高级别景区——5A景区的行列,带动昆明世博新区做大世博品牌;探索旅游景区与城市融合发展之路,促进昆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推动云南旅游强省建设。
2012年,5A景区创建工作启动。如今,评审在即,他们向着5A目标进行最后冲刺。瞧,曾经让人热血沸腾的世博精神又回来了!“爱国爱乡,知难而上,团结奋斗,争创一流,敢为人先”,新一代世博人满怀信心,要用世博精神擦亮世博品牌。
“5A,我们来了!”当世博人喊出这个口号时,他们接收到了不同的眼光,有诧异、有质疑、有惊喜、有鼓励……这也难怪,昆明世博园旅游区从诞生开始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景区。它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会会址。
1999年,该旅游区借世博会举办之机,不仅创造了在海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世博”品牌效应,还有力拉动了昆明旅游和云南旅游的快速发展。随后,带动了国内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热潮。
然而,15年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如何经营好世博会会址这个特别的主题公园,是对世博人甚至云南人、中国人的挑战。历经风雨,面对创建5A的新目标,曾经书写过历史创举的世博园,作为一个老景区将用怎样的新魅力征服游客?他们将凭借什么样的实力摘得5A这项中国最高级别景区的桂冠?
让我们一起走进世博园去寻找答案——
探路融合发展
“世博园不再是只有花花草草可看的世博园了,里面的名堂多了。好看、好玩、好吃的,都多啦!”今年90岁的李大爷是“老昆明”,退休后喜欢到处玩,他见证了世博园的变化历程。
这个变化背后是景区的转型升级。1999年世博会期间,世博园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峰值970万人次,占当年昆明市游客接待总量的78%;但此后游客接待量逐年下降,到2010年仅有87.8万人次。
机会终于来了!2009年,国家先后作出了建设云南、海南、桂林(一省、一岛、一市)3个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中,昆明世博新区被列为4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之一,而世博园是其中一部分。
随后,该旅游区在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和《昆明世博新区核心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想方设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步伐。通过改革创新举措,使园区经营性物业资产从处于闲置状态到现在的全面盘活,综合性旅游项目开发不仅实现了存量资产的升级换代,也提升了景区观光产品的质量。2013年,世博园旅游区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收入1.5亿元,较2010年增长比例达到353%。
世博园五大场馆中最著名、最大的一个场馆是中国馆。它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2011年,中国馆华丽升级,重装面世,全面拓展会议、宴会、婚宴及展览四大功能,依托世博园绿色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春城昆明的“城市客厅”的姿态,展现中国气派,迎接八方宾客。
与此同时,昆明世博园休闲生态集聚区闪亮登场。他们重点打造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休闲餐饮产品,如:中国馆会议餐饮、名花玉石园的春风阁时尚餐饮、树木园的绾秀苑生态私房菜、药草园的约园养生药膳、天鹿渔港澳港海鲜、曲水流觞的尚品酌园、昆明茶社的茶山品茶餐、蔬菜瓜果园的地道瓜果时蔬、清波映竹影的翠竹丽湾等餐饮项目。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餐饮企业,注入餐饮文化,精炼模式、突出主题,使其成为昆明市重点打造的九条美食街区之一。
欧陆风情酒吧街区位于世博园德国至荷兰园区,仿造原汁原味的欧洲小镇建筑。酒吧由4栋别致的建筑组成,从地势高点到低点分别为斯洛伐克园、保加利亚园、德国园和荷兰园,室内设有展示、表演和酒吧餐饮,每栋建筑都设置有露台和室外平台酒吧区,给游人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气息。
“景区与城市融合发展”,这是世博园在实践中探出的新路。
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举行。开幕式当天下午,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世博花园酒店精彩上演。活动由国家旅游局、云南省政府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原云南省旅游局和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承办。其间的一个重头戏是昆明世博旅游试验区核心区启动建设奠基仪式。
各级领导、各方专家一致认为,发展旅游能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能够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能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实现旅游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又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大家对世博项目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在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创造世博经验。
做大世博品牌
“放大世博精神、放大世博品牌、放大世博影响,为世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这是世博人创建5A景区的初衷。他们提出,创建5A景区是世博园旅游区提升产品品牌、服务品质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景区板块业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世博会,在世界上经历了150多年的发展,其品牌价值因为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时间的积累而变得越来越大。’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全球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昆明市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城市,中国“世博”品牌因昆明世博会而起,昆明市借世博会而扬名,其品牌价值十分突出,市场效应非常显著。
旅游业界专家认为,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之一的昆明世博新区要把充分发掘世博品牌价值、全面拓展世博品牌效应,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昆明世博园应充分发挥中国第一个世博园的品牌效应,以提升游客世博体验为出发点,以开发建设世博优质旅游产品系列为重点,把世博品牌延伸运用到新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中,增强世博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世博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直面现实,也有勇气和能力去实现理想。他们分析,面对日益提高的旅游需求、日益陈旧老化的设施、日益落后的功能定位,昆明世博园需要与时俱进、提升改造,需要功能与经营模式的转型发展。为此,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从策划、规划着手,切实推进昆明世博园的转型发展。
公司委托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完成了转型发展策划。《昆明世博园转型发展策划》对接并落实《昆明世博新区旅游业发展改革综合试点总体规划》,策划提出:盘活世博园资产,充分释放资源价值,将旅游景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发展与进步。该策划对世博园发展服务产业,完善旅游服务管理,增加城市文化内涵,进而促进旅游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昆明世博园转型发展策划》的基础上,他们又编制了《昆明世博园转型发展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将世博园分为3个功能片区:“园艺世界”片区,主要展示园林、园艺精品;“中国花园”片区,打造世博园核心游览区,丰富完善文化、艺术、观光功能;“国际风情”片区,打造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特色鲜明、产品丰富的休闲、娱乐区。规划意图重新构建昆明世博园的核心吸引力,完善产品结构,推动世博园转型发展。
这些举措旨在推进旅游开发从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跨越;推进旅游建设从景区点建设向城市旅游综合体建设跨越;推进旅游产品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为主跨越;推进旅游功能从单一功能向多元化功能跨越;推进旅游服务从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跨越。根据国内外旅游消费需求趋势,在原有世博园林园艺基础上,把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等相结合,引入文化娱乐、康体健身、餐饮酒吧、商业购物、高端住宿、商务会议等旅游要素,打造新的旅游吸引物,提升世博新魅力。
2012年,世博园启动5A创建工作。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景区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环境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科学制定昆明世博园5A创建规划,提升世博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把世博园建成昆明主城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新昆明城市旅游商务游憩中心区、云南重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国内外一流的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目前,世博园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正在努力提升景区环境质量、服务质量、景观质量等,打造精品景区。公司制定了《创5A景区提升任务分解表》,把整改任务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规定了整改期限,拟定出整改措施。各创建成员以责任划分为基础,制定自查制度及实施方案。此外,采取每周例会制度,检验计划的执行情况,解决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每月完成的创建任务进行严格验收。
5月11日,星期天,昆明世博园旅游区的员工们却没有休息。公司组织园区相关公司和部门主管以上岗位的人员参加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冲刺动员大会。景区吹响创建工作集结号,全力以赴争取今年内实现目标。员工们表示,要发扬“爱国爱乡,知难而上,团结奋斗,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世博精神,用“5+2”、“白+黑”的工作状态奋力拼搏,实干巧干,取长补短,以创新的思维、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争取达成目标。
创建5A,把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焦昆明世博园。这个昔日美丽的大花园,正在融入现代城市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和产业聚集区——世博新区,其发展实力和新魅力都在不断提升。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迈向5A的路上,昆明世博园走得坚实而有力!
永恒的记忆永远的美丽
昆明世博园从1996年开始筹办,始建于1997年5月27日。1999年5月1日,作为世博会会址正式对外开放。
它位于昆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约4公里。园区整体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弘,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植被覆盖率达76.7%,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塑造了“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艺精品大观园。
世博会期间建设了国际展区、中国展区和企业展区等3大室外展区,建设了国际馆、中国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和大温室等5个室内展馆,建设了7个专题展园、34个国内展园、33个国际展园;共培育移栽了各种类植物2,551种,200多万株(丛),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12种,创历届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最好水平,同时还创下了占地面积、建设速度、展示植物种类、园林精品、连体温室、竹类植物种类、柏科植物移栽、断崖塑石等8项“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该旅游区是全国4A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区。由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该公司是我省旅游类上市公司,其控股股东为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旅游区通过了ISO9000和ISO14000两项国际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自转为企业化运营以来,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投入约9亿元用于景区运行。
目前,昆明世博园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具体范围为东至松园路、友谊路东侧,南至竹园,西至世博园一号门外大型停车场,北以银杏路、彩云路、枫园路为界,总面积3.2平方公里。
从8个方面推进创建工作
2012年,昆明世博园旅游区创建5A景区的相关工作启动。经过不断调整思路,今年初,《云南昆明世博园旅游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提升实施方案》由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完成。
现已确定创建工作从8个方面稳步推进:
第一,旅游交通方面。规划对三大出入口功能重新界定,规范停车场功能区设置;全面检查园区内游步道,对破损游步道及时修复;规划园区内部交通方式,游客和消费者只限使用游览车通行、步行;设置专用的交通指引标识牌,以此满足接待更大客流量的需求和景区秩序的改善。
第二,游览方面。对景区入口合理、科学地界定功能,重新设计标识标牌,做到图案直观明了,内设多国文字解说,便于外国游客参观游览。
第三,安全方面。完善防护栏建设,增设安全警示牌和无障碍设施,设立救护点,完善闭路监控系统,提升游客安全保障能力。
第四,卫生方面。改造提升星级厕所,增设统一规格的垃圾桶,营造洁净卫生的旅游环境。
第五,服务方面。更新园区内的休息设施和观景设施,均匀布置游客服务点,改善游客中心,提升为游客综合服务的能力。
第六,景区名称。统一命名为昆明世博园旅游区,设计精美的、能够表现世博园特征和文化内涵的门票系统。
第七,网络服务。建设昆明世博园旅游区官方网站,与国内知名的在线旅游服务公司逐步合作,完善电子商务系列服务。
第八,智慧旅游。建设智能服务系统,包括无线网络覆盖、信息公示及预警系统、智慧旅游驿站、手机APP系统等。